乾癬係一種慢性,復發性的皮膚發炎疾病,侵犯頭皮、肘部、膝蓋、臀部、背部、皮膚變紅、覆以銀色鱗片,有些病人可能會有關節炎;50%有很強的基因傾向,皮疹誘發原因包括局部的創傷、重度的日曬,皮膚刺激、局部葯物、抗瘧葯物、鋰鹽、過敏、β-Blocker降血壓葯、干擾素治療、免疫力不足、酗酒、停用類固醇。

   許多病人Omega-3脂肪酸不足,每日口服一大湯匙的亞麻子油或把它塗上病灶都可使皮疹緩解,蛋白質消化不完全或氨基酸吸收不完全,細菌就會把氨基酸破壞形成許多毒物,促成皮膚鱗片,因此要多吃蔬果、少吃飽和脂肪食物(特別是動物脂肪)因身體沒辦法充份利用它,增加纖維量,遠離含咖啡因飲品、酒、精製碳水化合物,像是糖精、白麵粉,更要含有大量抗氧化劑(β-胡蘿蔔素、硒、維他命ACE、鋅),此外還需乳薊草萃取物-Silymarin,可以抑制發炎,減低過度的細胞分裂,改善肝功能。

皮膚更要使曬成褐色,太陽紫外線光可供應UVAUVB,其中UVB才是有效部份;市售紫外線床大部則只供應UVA

治療方針:中西醫治療只在緩解病情沒辦法根治(治癒)如果使用本草配方應該請教專家並且只能以適當的兒童劑量。

《外用的本草葯品》 效果和類固醇相等或優越,但無副作用

  1. 蘆薈凝膠減輕發炎,避免感染
  2. 辣椒膏減輕疼痛,傷口處不可用,避免接觸眼睛、口腔
  3. 甘草配上類固醇軟膏延長類固醇效果
  4. 洋甘菊軟膏舒解過敏引起的發炎
  5. 葯蜀葵軟膏形成薄膜以防感染
  6. 香脂油快速緩解發炎並痊癒
  7. 薰衣草泡浴減輕疼痛

《內服本草》

  1. 刺檗、黃蓮、北美黃蓮、奧勒岡葡萄樹根錠這四種不同的本草共同點就是預防腸內毒素的產生,懷孕的婦女或有膽囊疾病的病人不可用,不可和Vit-B6Histidine(一種氨基酸)合用,平常也不可使用超過二星期;有心血管疾病或青光眼的人不可使用北美黃蓮。
  2. 洋菝契滴劑可結合腸毒素使之被排出,用以控制慢性大的斑塊。
  3. 補骨脂膠囊需配合紫外線光曝曬。
  4. 乳薊草膠囊維護肝功能,減少發作次數,但會造成輕度腹瀉。
  5. 大量濃縮的大豆異黃酮素膠囊停止角質之形成,所以不會產生皮膚斑塊。
  6. 當歸膠囊病發作之早期服用可減輕發炎。
  7. 四物湯對孩童患者有用。
  8. 黃蓮解毒煎劑中醫常用來治療慢性皮膚病,動物實驗証明會中和那些破壞皮膚的白血球,懷孕前、懷孕中不可用。

《再一次的叮嚀》

  1. 每日1~2份冷水魚含Omega-3脂肪酸會下降發作頻率及嚴重度。Retinol-A油,可減輕發炎特別會加強葯效;吃魚本身比吃魚油好,因為有時魚油膠囊容易變質成毒素反而加重病情。而素食者可使用植物性DHA(像是Neuromin),月見草油,琉璃苣油。
  2. 食用高纖食品,睡前吃5公克的水溶性纖維(像是果膠、洋車前子)好結合腸內毒素,加速排出。
  3. 不幸有些第二型的糖尿病病人合併有乾癬,一天必需吃500毫克的有機鉻以增加皮膚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進而控制斑塊的成熟。
  4. 早上或黃昏日曬15~20分鐘,紫外線使皮膚合成維他命D,延緩皮膚細胞的分裂;會產生UVB射線的燈或維他命D軟膏也有效。
  5. 要禁酒以免加重病情,因為會增加腸子吸收毒素。
  6. 避免牛肉及蛋類,因含多的Arachnoid製造某些荷爾蒙引起發炎。
  7. 避免使用阿斯匹林,非類固醇類消炎葯,因會破壞一種能夠阻止Arachnoid酸屯積的酵素。
  8. 皮膚不可過度乾燥特別是使用清潔劑及肥皂造成,清潔劑會活化一種化學物質加速細胞生長,使用甘油,植物油可潤滑皮膚而無副作用。
  9. 飲食最好有50%生食,包括眾多的水果、穀粒、蔬菜。
  10. 每日數次用棉花沾海水塗抹皮膚。
  11. 小的發作可用葯物(包括類固醇)分解鱗片,阻止發炎,不幸的是停用類固醇會引誘厲害的發作。
  12. 此病會因壓力而發作,規則的放鬆技巧需要學習,包括運動、深呼吸、定睛、催眠 、按摩、冥想。
  13. 有時Celiac(一種對麵筋敏感的慢性腸疾病)或食物過敏治療後、乾癬會隨著改善。
  14. 類固醇雖會防止皮膚細胞繁殖,但常期使用會使皮膚變薄又脆弱。
  15. 不要把慢性濕疹誤以為是乾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tirck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