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肝炎
要了解B型肝炎的篩檢,首先要了解什麼是B型肝炎表面抗原、表面抗體、核心抗原、核心抗體、e抗原及e抗體。
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B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有一層蛋白質,稱為表面抗原。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表示體內有B型肝炎表面抗原存在,是B型肝炎帶原者。
如果B型肝炎表面抗原陰性,表示體內沒有B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存在,有幾種不同的可能:可能是沒有感染過B型肝炎病毒;也有可能是受過B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但已經痊癒,產生B型肝炎表面抗體。因此,要確定哪種情形,得看表面抗體的檢驗結果。
B型肝炎表面抗體(anti-HBs):人體產生對抗表面抗原的抗體,稱為表面抗體。表面抗體能中和表面抗原,具有保護作用。B型肝炎表面抗體陽性,表示體內有B型肝炎表面抗體存在,對B型肝炎病毒已經有免疫力。
B型肝炎表面抗體陰性,表示體內沒有B型肝炎表面抗體,可能是B型肝炎帶原者,此時B型肝炎表面抗原是陽性。B型肝炎表面抗體陰性,也可能是從未受到B型肝炎病毒感染,這時B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檢驗結果是陰性。
B型肝炎的複雜程度,光靠B型肝炎表面抗原及表面抗體,還沒有辦法完全判讀B型肝炎的檢查結果。還要再了解B型肝炎的核心抗原、抗體、e抗原及e抗體等,才能弄得清楚。
核心抗原及核心抗體:B型肝炎病毒的內部有一層蛋白質,稱為核心抗原。針對這種抗原,人體會產生抗體對抗,稱核心抗體。血液中無法偵測到核心抗原,在驗血報告上並不會有這項數值存在。
核心抗體不具保護作用,只表示曾感染過B型肝炎,可能已經痊癒,也可能還是帶原者,還需要靠表面抗原及表面抗體的檢驗結果才知道。而且只有出現表面抗體,才算B型肝炎完全痊癒,具有保護作用。
e抗原及e抗體:B型肝炎病毒在人體內大量繁殖的時候,會製造一種蛋白質,稱為e抗原。人體內產生對抗e抗原的抗體就是e抗體。
e抗原可說是B型肝炎病毒活性的指標。e抗原為陽性,表示B型肝炎病毒在體內很活躍,活性強;此時傳染性相當高。e抗原可在急性發作的患者獲某些慢性帶原者血中測得。而如果e抗體出現,通常表示病毒性已經減低,體內B型肝炎病毒的濃度也比較低,病毒的活動性減低,通常肝臟發炎的情況也會比較不明顯,傳染性較低。
有部分的人B型肝炎表面抗原及表面抗體都是陰性,但卻測出核心抗體及e抗體,千萬不要以為代表自己不是帶原者。這可能是血中B型肝炎病毒的濃度太低,用一般的檢驗方法測不出來表面抗原;如果較靈敏的方法,仍可測到表面抗原。另外一種情況則是,某些病人已有表面抗體,但濃度太低,所以一般的檢驗測不出來。
以上B型肝炎的檢驗報告,大概讓很多人覺得頭昏腦脹,下表可以讓你有較清楚的概念。
表面抗原 | - | + | + | - | - |
表面抗體 | - | - | - | + | + |
核心抗體 | - | + | + | + | - |
e抗原 | - | + | - | - | - |
E抗體 | - | - | + | + | - |
判讀 | 不曾受B型肝炎病毒感染,沒有保護作用,需要打疫苗。 | B型肝炎帶原者,傳染性高。 | B型肝炎帶原者,傳染性低。 | 曾感染B型肝炎,已經痊癒。 | 曾注射疫苗,現已有抗體,具有保護作用。 |
註:「+」表示陽性;「-」表示陰性
資料提供: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